流漿箱發展情況及發展趨勢
最早使用的流漿箱是翻漿閘板敞開式流漿箱,產生于1804年Fourdrinier兄弟發明長網紙機之前。它結構和形式比較簡單,技術要求不高,只能適用于低速紙機,且勻漿效果差。
隨著造紙機車速的提高,要求堰池內紙料的形成的靜壓頭必須與車速的平方關系增加,因而當造紙機車速提高時,所要求的靜壓頭必須增加。在較高車速下,若采用敞開式流漿箱,其不論在體積、高度、結構、和重量方面均變得很大和比較復雜。而且對堰池內如此大體積的紙料進行高效布漿、整流和分散纖維以提供高質量的上網噴射紙料流是不可能的。為了解決這一問題,20 世紀40年代后期研究開發了封閉(氣墊)式流漿箱。
20世紀70年代以后,研制開發的氣墊流漿箱吸收了一些流漿箱設計的優點,采用一些流漿箱新技術如錐形布漿總管、水力布漿整流元件、消除泡沫溢流、優化上下唇板結構等,在性能上有較大提高,因而還較廣泛的用于中速長網造紙機和夾網造紙機。
20世紀70代以來,為了適應新型多層成形技術發展的需要,研究開發了多層水力式流漿箱。多層水力流漿箱是多流道的滿流式水力流漿箱。目前多層水力式流漿箱不但可以用于紙板的生產,而且還可以用于薄頁紙和高級紙的生產,對于改進紙張質量,合理使用纖維原料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多層水力流漿箱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目前已研究開發了多種結構的多層水力式流漿箱。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流漿箱共性技術方面,流漿箱稀釋水濃度控制調節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是一項重大的成果和進展。流漿箱采用稀釋水濃度控制調節技術,在堰板調節所帶來的偏流和橫流等問題。目前已開發了幾種系統,新設計的流漿箱多采用這項技術。